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EDI模塊維修-世間萬物,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。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也不可避免地對環境產生污染。廢水就是其中之一。隨著石化、印染、造紙、農藥、醫藥衛生、冶金、食品等行業的迅速發展,世界各國的廢水排放總量急劇增加,且由于廢水中含有較多的高濃度、高毒性、高鹽度、高色度的成分,使其難以降解和處理,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水環境污染-EDI模塊。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EDI模塊維修-為了處理每天大量排出的工業廢水,人們也是蠻拼的。物、化、生齊用,力、聲、光、電、磁結合。今天筆者為您總結用“電”來處理廢水的電化學水處理技術-EDI模塊。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技術,是指在電極或外加電場的作用下,在特定的電化學反應器內,通過一定的化學反應、電化學過程或物理過程,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降解的過程。電化學系統設備相對簡單,占地面積小,操作維護費用較低,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,而且反應可控程度高,便于實現工業自動化,被稱為“環境友好”技術-EDI模塊。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的發展歷程-EDI模塊
1799年
Valta制成Cu-Zn原電池,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化學電源。
1833年
EDI模塊維修-建立電流和化學反應關系的法拉第定律-EDI模塊。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19世紀70年代
EDI模塊維修-Helmholtz提出雙電層概念。任何兩個不同的物相接觸都會在兩相間產生電勢,這是因電荷分離引起的。兩相各有過剩的電荷,電量相等,正負號相反,相互吸引,形成雙電層-EDI模塊。
1887年
Arrhenius提出電離學說。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1889年
Nernst提出電極電位與電極反應組分濃度關系的能斯特方程-EDI模塊。
1903年
EDI模塊維修-Morse和Pierce把兩根電極分別置于透析袋內部和外部溶液中,發現帶電雜質能迅速地從凝膠中除去-EDI模塊。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1905年
EDI模塊維修-提出Tafel 公式,揭示電流密度和氫過電位之間的關系。
1906年
Dietrich取得一個電絮凝技術的專利,專門有人和公司對電絮凝過程進行改進和修正-EDI模塊。
EDI模塊維修-電化學水處理方法-EDI模塊
1909年
Harries(美國)取得電解法處理廢水的專利,它是利用自由離子的作用和鋁作為陽極-EDI模塊。
1950年
EDI模塊維修-Juda首次試制成功了具有高選擇性的離子交換膜,這促使電滲析技術進入了實用階段,奠定了電滲析的實用化基礎。電滲析首先被用于苦咸水的化,而后逐步擴大到海水淡化和制取工業純水的應用中-EDI模塊。
拋光樹脂,1000NA,羅門哈斯樹脂,UP6150,EDI膜塊,MB20,UP6040
MB20-水處理企業“抱大腿”,是為了“活下去”-羅門哈斯樹脂
MB20-陶氏化學與羅門哈斯并購案宣告終結-MB20樹脂-EDI模塊維修